top of page

Search Results

以空白搜尋找到 342 個結果

  • 台灣一年3萬人腦中風...12歲到90歲都有 醫師:預防從飲食做起

    新聞來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526/2967157.htm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國人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死於心臟血管與腦血管相關疾病,且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人口還在不斷的增加中。台灣中風健康照護協會理事長王新民醫師已診治過近萬名腦中風患者,他透露,腦中風患者患者年齡「從12歲到90歲」都有,比起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的癌症,腦中風對家庭的影響更巨大。 王新民指出,台灣每年新增的中風患者近三萬人,若再加上二次、三次中風,患者數超過六萬人,這也代表著十幾萬個家庭正在受到中風的摧殘。 ▲醫師王新民建議,預防中風就從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善做起,保持少油、少糖、少鹽的健康飲食方式。(圖/記者游瓊華攝) 王新民建議,預防中風就從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善做起,保持少油、少糖、少鹽的健康飲食方式,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定期健康檢查、避免煙酒、減少壓力、勿過度勞累等,都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尤其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或有家族病史高危險群,更應提前預防避免中風的發生, 王新民也提醒,不少腦中風患者覺得症狀有所改善後就不再持續治療或復健,甚至又恢復了原本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結果導致了二次、三次中風,相當令人遺憾。此外,當中風不幸發生時,越早治療可獲得恢復與改善的空間越大,且中風治療無黃金期的限制,最重要的是找到有經驗的醫師,根據患者的狀況量身定制治療及復健的方式,學界也證明,有效的複合式中風治療可突破治療黃金期的限制。

  • 525世界預防中風日 腦中風治療專家:期盼預防中風就和打流感疫苗一樣簡單

    新聞來源: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525700308-431401?utm=LINE_share_btn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診治過近萬名腦中風患者的台灣中風健康照護協會理事長王新民醫師表示,與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的癌症相較,腦中風對家庭的影響更巨大,呼籲國人不僅要重視如何預防腦中風,一旦腦中風,更要找到正確且根據患者個別狀況的治療方式,不要輕易放棄,「只要掌握腦中風的正確觀念,預防中風就能和施打流感疫苗一樣簡單。」 由於王新民的父親也曾經中風,對患者家屬心中的苦最能感同身受,多年來透過台灣中風健康照護協會,積極推廣腦中風相關知識。王新民表示,每天門診面對的是造成殘障失能最大主因的腦中風患者,年齡層「從12歲到90歲」都有,患者的願望很簡單,就是生活能自理,不用再麻煩別人,能有尊嚴的活著,但突如其來的中風卻讓這些患者的人生變了調!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國人每5人中就有1人死於心臟血管與腦血管相關疾病,且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人口還在不斷的增加中。台灣每年新增的中風患者近3萬人,若再加上二次、三次中風,患者人數超過6萬人,這也代表著十幾萬個家庭正在受到中風的摧殘! 王新民提出建議,預防中風就從日常飲食及改善生活習慣做起,保持少油、少糖、少鹽的健康飲食方式,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定期健康檢查、避免煙酒、減少壓力、勿過度勞累等,都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 尤其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或有家族病史高危險群,更應提前預防避免中風的發生。王新民指出,台灣醫療相當先進,可透過保養血管的方式,有效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血管抗氧化,阻止壞膽固醇囤積在血管壁,就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但當腦中風不幸發生時,越早治療可獲得恢復與改善的空間越大。王新民鼓勵中風患者及家屬,中風治療無黃金期的限制,最重要的是找到有經驗的醫師,根據患者的狀況量身定制治療及復健的方式,國內已有慈濟大學「實證腦中風預防與治療成效評值計畫」的研究報告,證明有效的複合式中風治療可突破治療黃金期的限制。 王新民也提醒民眾,不少腦中風患者覺得症狀有所改善後就不再持續治療或復健,甚至又恢復了原本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結果導致二次、三次中風,相當令人遺憾。 因此,見證過許多中風患者接受治療後病情改善、重新找回人生希望的王新民,特別選在「525世界預防中風日」這天向患者和家屬喊話:「只要不放棄,奇蹟會發生」!

  • 顏面神經麻痺-笑容是共通的語言

    住在桃園的玉春姐,是一位個性靦腆又笑容可掬的大姐。她說很久以前就有親友介紹過「六順診所」,也親眼看到鄰長從中風後的模樣,及經六順診所治療之後恢復到如正常人一樣沒有差別的樣子。她知道六順診所的治療是有品質保證的!只因印象上,他們的情況都是跟腦、心血管相關,自己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當下沒有選擇「六順診所」,而是前往林口長庚醫院治療。     在她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前一週,每隔1-2天頭頂就劇痛到不行。但在發生顏面神經麻痺後,疼痛感消失了!隨之而來的卻是右側額頭感到緊繃感,右眼閉不起來也看不清楚,右側臉部開始麻痺,說話變得不清楚,頸部很緊!12/29發生後,12/31到林口長庚醫院安排了檢查,並開始口服類固醇治療。因為沒有任何改善,她靈光一閃想起「六順診所」!114/1/3到林口長庚醫院回診後,索性來「六順」一探究竟……。    在檢測及拍照記錄時,喝水、漱口、臉頰鼓起發現有漏水、漏氣等現象,是她平常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在在都顯示出有右側臉頰無力!,我們請大姐記住今天的感覺,作為療程過程中展現藥物的療效的對比!     玉春姊很認真也很配合我們當初的規劃,很規律地來診治療。療程過程中,她明顯的感受到療效!他說「大約在第三~四次的時候就非常有感覺了,雖然不愛抬頭紋,但是在治療過程中,看到右邊出現抬頭紋的時候,心裡很開心!」     一次次療程中,玉春姊在拍照時,微笑起來,那笑容越來越自然也更有自信!第五次療程前,紀錄照片時,他說「感覺都完全好了耶!」聽得出來她真的是很驚喜也很滿意!同時再一次測試喝水、漱口、臉頰鼓起,明顯的改善許多!雖然還是有些微的漏水與漏氣,但前提也是因為缺牙導致的情形。外觀完全改善,說話也很清楚,重要的是玉春姐的感受非常的好,這才是我們更在乎的事情!     在第五次療程時,玉春姐分享了給顏面神經麻病患的心得,她說:「我說的話,不見得別人會信任啦,你真的有心想治療,就要來六順,付出行動,才是對自己好!」

  • 改善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經病變症狀,輕鬆踏出每一步

    羅女士,民國101年時曾發生過小中風。經親友介紹,於民國108年至六順診所完成中風治療型療程。她本身有10年以上的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但長期控制不良,所以衍生了視網膜病變及腎功能不全的併發症。即使已使用胰島素注射,糖化血色素仍飆高到接近10 mg/dL。108年在六順治療時,腎絲球過濾率還有44,這次回診腎絲球過濾率僅剩22。女士看診時擔心的說,腎臟科醫師已警告她若再不好好控制就快洗腎了。羅女士的家屬得知他腎臟功能差到快要洗腎,便帶他重回診六順診接受療程,期望能調理她全身狀況並且改善腎臟的血液循環。     在親友督促下羅女士前來六順診所,經醫師詳細評估後接受專屬個別化配方治療。幾次療程後不僅改善了長期因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經病變的腳麻問題,她最在意的腎臟功能也變好了!     羅女士原本整天的雙腳底至腳趾頭麻木的狀況,在最後一次療程也改善五成,她覺得走起路來更輕鬆。糖尿病引起的雙眼因視網膜病變,合併的視力模糊情形也在療程後改善了一半。重要的是腎臟功能,維持不再惡化,甚至也有進步!大家都很開心羅女士在療程後能有這樣的進步。但六順團隊也不斷地提醒女士,要能繼續維持腎臟功能,還得靠羅女士自己,盡可能控制飲食,選擇好原形食物,避免吃加工類主食例如麵食或勾芡類食物,並且增加一些會讓心跳加快及擴展肺功能的運動等、好好控制三高等,才能避免腎臟功能繼續惡化。

  • 想像不到我會高血壓,還會腦出血

    來自台北的劉小姐,和先生一起在會計事務所上班,作息正常,四十幾歲開    始有高血壓,六年前剛開始在接觸經絡按摩後感覺血壓慢慢地獲得改善,便沒有 再吃血壓藥了,近兩年覺得身體怪怪的,但並不以為意。直到113年某日吃完 飯後劉小姐坐在椅子上起不來,像是癱瘓不能動,立即送至台大醫院,醫師表 示,劉小姐為腦溢血且溢血面積很大。在加護病房躺了兩個禮拜後,轉到復健病 房,那時劉小姐感覺肌肉一直在萎縮,右側無力,復健都沒有力氣,透過台南的 朋友一直推薦到六順診所,先生一開始對六順的療程是半信半疑,他認為應該先 復健,但見太太中風快半年了,沒有多大的進步,所以還是決定要來六順試試。        中風治療沒有黃金期,只要開始治療永遠不嫌晚     劉小姐剛來時一直覺得已經過了半年的黃金治療期,第一次給楊醫師看診 時,瞪大漂亮會笑的雙眼,跟楊醫師說我中風快半年了,還會好嗎?還會改善嗎? 是打點滴就好了嗎?劉小姐表示:「後來才知道經絡沒有辦法治療高血壓,以前也 想像不到我會高血壓,還會腦出血。」    在療程過後,劉小姐表示右側的肩頸進步四成,感覺肩頭的肌肉有打開,腳也 感覺有肌肉長出來了,走路也有進步,但目前還是需要有人幫忙扶著,平時會在 家裡走路復健15分鐘,剛開始走路歪歪的站不直,現在右腳肌力有恢復八成。        復健的路程很慢 但要有耐心         針劑的治療  讓腳的力量更大 走得更穩    劉小姐想對其他想要來做中風治療療程的人說:『復健過程是很慢的,但要有 耐心,持續不斷的打完針劑,每次感覺到很明顯的視力變清楚,走路的力量變大 ,以前右腳是不可能彎起來的,現在不僅可以彎還可以左右晃動,楊院長的醫術 真的要廣為推廣,護理人員動作快又熟練,王主任很親切的關心打氣!   光靠打針吃藥無法讓中風情形改改善,或許找些去六順治療會更快有效率解決中風問題;可惜我去了太慢了中風了五個月才去。目前繼續配合吃藥,復健看否恢復的比較快吧⋯⋯ 治療的路上病人自身的規則治療與持續復健訓練、家人的陪伴與支持更是無形最好的推手。日後我們還是要一起努力喔!

  • 金錢換不回健康的身體

    來自新竹的曾太太,先生中風約半年左右,在中廣聽到六順診所有在治療中風,看到一些分享的案例,便帶先生過來諮詢。經過醫師的詳細檢查與評估後,開始十次的療程。她也接受動脈硬化檢測,發現她的動脈硬化指數偏高,是中度危險群!再加上她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律不整的病史。在了解保養的療程,可以預防阻塞性中風、心肌梗塞、阿茲海默、巴金森氏症,甚至規律回診的患者都未有得癌症,於是她接受醫師建議開始療程。     長期照顧先生需要較多的體力,也造成她雙側肩膀疼痛。三幾次的療程後,她覺得肩頸痠痛改善很多,睡眠狀況也變得比較好,心悸的情況也改善很多。曾太太表示雖然費用較高,但是能夠讓身體更健康,提高身體的自我修復力及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產生,真的很值得!     療程結束時,肩頸痠痛已經改善八成,心悸和失眠的情形都幾不再發生。身心舒適,在照顧先生也比較得心應手,曾太太覺得很開心得到改善。 曾太太在診所接受治療後的畫面,她看起來輕鬆且健康,象徵著身體的改善與恢復。

  • 不向中風低頭,在六順找回健康與自信

    鄭大哥去年12時發生中風,在當壯年時期的他感到十分意外和震驚。他本來是能正常工作的人,對於突然的病發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大哥選擇到「六順」治療,是因為朋友的父親曾在這裡接受治療,效果非常顯著。因此,朋友在大哥出院後,立即幫他預約診所,還陪同他來初診。 一開始,大哥對療程抱持懷疑的態度。他提到醫院建議他按時服藥和回診,因此心想是否有必要額外進行療程。然而,在接受治療後,他認為這是個正確的決定。六順的醫師與同仁詳細向他解說了中風病患需要注意的日常事項,並耐心回答他對醫療問題的疑惑,讓他感到安心。 大哥本身性格內向,容易緊張,中風後更是失去了自信,甚至不敢像以前那樣與朋友交談。他曾經覺得自己因為中風而與正常人不同,但在六順接受治療和醫護人員的鼓勵後,他的症狀明顯改善,逐漸恢復到從前的狀態。現在的他不僅能與診所的同仁談笑風生,也不再因中風而感到自卑。 令人欣慰的是,大哥的病情改善良好,已經開始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雖然剛復工時會感到疲累,但他的身體狀況正在越來越好。大哥自己也感慨,沒想到療程效果會這麼顯著,對未來充滿信心。 六順的治療不僅展現了專業治療的重要性,也讓我們看到支持和鼓勵能為患者帶來多大的改變。

  • 98歲阿嬤重返健康生活

    98歲的阿嬤從110年起,就規律在診所進行健康保養。阿嬤的兒子許大哥表示,他早年就知道六順診所專門治療中風,但因無需求未曾造訪。直到朋友的推薦,他才帶著因健康問題困擾的媽媽前來治療。 阿嬤起初因手麻導致拿筷困難,最後甚至無法抓握任何東西。一旦用力,手部就會劇痛,物品容易掉落。發現狀況惡化後,許大哥立即帶媽媽到六順診所就診。 在治療過程中,阿嬤的手部功能逐步恢復,能夠重新進行縫紉、唸佛珠、削水果等精細動作,用餐時也能正常使用餐具,回歸以往生活。 看到媽媽的健康大幅改善,許大哥非常感動,也對診所充滿信心,感謝六順診所的專業治療。 如今98歲的阿嬤仍定期回診,身體狀況穩定。她能自理日常生活,持續唸佛珠和進行其他活動,完全不需要子女幫忙。對許大哥而言,父母的健康是他最大的心願,而六順診所的治療幫助實現了這個心願。

  • 一步步走出新希望

    103年的某一天,陽光和煦,阿姨像往常一樣坐在家外的小院子裡休息,欣賞著鄰里的風景。突然間,她感到右腳無法使力,心裡一驚,意識到情況不對。家人見狀,立刻將她送往醫院。經檢查,醫生確認阿姨中風了。 在住院的幾天裡,醫療團隊穩定了阿姨的病情,但右手和右腳的無力讓她一度感到沮喪。然而,家人不放棄,出院後馬上帶著她到六順診所開始治療。那段日子對阿姨來說充滿挑戰。一開始,她的右手右腳幾乎無法使用,連站起來都需要人攙扶,但她的內心燃起一股強烈的信念:一定要站起來。 六順的治療配合著復健,雖然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阿姨從未退縮。她從需要家人扶持,逐漸到能用拐杖慢慢行走,這段恢復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她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極限。十次療程結束後,阿姨的行動能力顯著改善,不僅能自己行走,還能恢復部分日常生活能力。 此後,阿姨始終保持著規律回診的好習慣,並用心維護自己的健康狀況。十幾年來,她一直遵循醫生的建議,生活作息規律,飲食健康,再也沒有發生過中風。 現在的阿姨,依然精神矍鑠,充滿活力。她的經歷,不僅是家人的驕傲,更是對所有人一個珍惜健康、積極面對人生的最佳示範。

  • 保養身體也是對自己的投資

    阿姨和先生從年輕就開始經營關於機械行業,到了老年已經把公司經營的有聲有色,公司裡的朋友已經連續在六順預防長達十年之久覺得效果很好,也經常勸說夫妻二人前去嘗試,但二人因工作忙碌關係卻始終沒有放在心上,直至先生中風才想到六順,於是在朋友的指引之下立刻安排到六順初次治療。 先生的療程非常順利的開始了,太太看到先生的進步以及預防能帶來的效果,也決定陪著先生一起進行預防療程,太太表示雖然自己沒有任何問題,但先生這次真的嚇到她了,如果真的不幸中風,那麼之前賺那麼多錢也沒意義了,有如此好的觀念實屬不易,也祝福太太和先生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 重新找回自己

    住在台中的林叔叔在113年11月發生小中風,而在中風之前,也有被診斷罹患阿茲海默症,家屬透過朋友介紹而來六順作諮詢瞭解。 叔叔中風後患側肢體較無力,加上會頭暈所以行走上更困難,需要旁人協助攙扶,喝水容易嗆到也會不自主地流口水,家屬說叔叔近一兩年話變少、食慾不好、活動力也減少,所以瘦了不少。 來做療程以後,叔叔走路變得較穩,也能和阿姨去散步,步伐變快,距離也走得比以前遠,也願意多表達自己,多說話,嗆到和流口水的部分也改善八成以上,叔叔和家屬都非常開心這樣的進展,畢竟這兩年叔叔身體狀況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差,所以阿姨說希望叔叔來做療程能持續進步,她也能比較安心。 而在諮詢時個管師說明療程能給予的幫助及好處,兒子也知道中風後,除了患者本人之外其他家屬也都很辛苦,照顧者有精神上的壓力也有心理上的負擔,於是決定也讓阿姨進入保養療程,兒子希望家裡的人都能健健康康,遠離疾病,更希望自己的長輩都能長命百歲。 衛教小教室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大腦疾病,會導致記憶,思考和行為問題。 這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形式 失智症是有關記憶喪失以及嚴重程度足以干擾日常生活的其他心智能力問題的一般用詞。阿滋海默症約占失智症病例的 60% 至 80%。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阿茲海默症患者。他們的照護者也會受到影響。許多家人或朋友最終會出現高度的情緒緊張和憂鬱症。 病情隨時間而惡化 阿茲海默症會隨時間而惡化,最終會導致死亡。儘管症狀會大不相同,但許多人注意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嚴重的健忘,這使他們在家庭生活或工作中以及在參加一向愛好的活動時感到力不從心。 其他症狀包括精神錯亂,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將東西放錯地方,以及說話和書寫問題。

  • 中風高危險群自己卻不自知

    今年63歲的宋阿姨,一開始並不是主要看診對象,因為陪同妹妹來診所就醫,所以長時間都會待在診所裡面,宋阿姨覺得自己很健康,身體也沒有什麼痠痛、疼痛,所以一直都是陪伴著的角色陪同妹妹來做治療。 因為療程時間較長,診所也體恤陪同家屬的辛勞,便幫家屬作了動脈硬化的檢測及抽血送檢,殊不知動脈硬化指數比妹妹還高,甚至是已被區分為高危險族群,而抽血報告指出糖化血色素11,更是讓宋阿姨和妹妹驚慌失措。 外表看起來很健康,卻不知道自己離心血管疾病是近在咫尺,醫師也告知宋阿姨是高危險族群,建議在疾病尚未發生以前儘早作療程,避免憾事重演。宋阿姨聽了醫師的建議也開始了保養療程,包含飲食順序的調整、服用血糖藥,規律的測量血壓,這些習慣都是在從前不清楚身體狀況下不會做得事情,也因為做了檢測才知道自己的身體並不如自己想像地好。 宋阿姨也說在接觸診所之前也不清楚有這樣的療程可以預防這些重大疾病,應該讓更多人知道!我們也跟宋阿姨說大多數來診所的人都是口耳相傳,也希望透過患者自身的改善、維持身體健康,能讓更多人不受到疾病折磨與困擾。 動脈硬化 腦血管疾病與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幾名,主要發生原因都是由血管壁變厚或血管內發生阻塞所引起的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是個人隨著年齡增長都會產生的現象,與每個人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由於速食普及、生活緊張忙碌,飲食高油脂、高糖、高熱量,抽菸人口日漸增加且年輕化,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險因子,使得患有動脈硬化的人數日益增加。 宋阿姨在診所檢查時的情境,醫生向她展示檢測結果,她與妹妹都表現出驚訝與關心的神情。

地址

臺南市學甲區濟生路94號

​全省免費專線

0800-333-656

台南總院 | (06)7832-136

臺南市學甲區濟生路94號  

新店分院 | (02)8914-7237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二段10號 

林口分院 | (03)3277-696

桃園縣龜山區文七五街86號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 facebook

©2020 by 六順中風治療與預防醫學機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