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王新民 總院長

常見腦中風的八種症狀!



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出血,造成腦部組織功能失常的疾病。因此,直接影響的就是人體神經功能,輕則小範圍為神經受損、言語失常;重則半身不遂、終生臥床癱瘓,對病人及家屬身心皆是極大折磨。由於腦中風帶來的身體失能狀況,常會拖垮家中經濟,成為政府健保負擔。因此,預防腦中風,在現代臺灣醫療及家庭中,已是刻不容緩,極需積極推廣的保健常識。


腦中風帶來的神經失能缺損狀況,主要有以下八項症狀:

一、喪失感覺神經或感覺異常

一般發生在嚴重阻塞型腦中風患者身上,他們會喪失感覺或感覺遲鈍,但也有出現對疼痛或冷熱較平日敏感,影響所及肢體的位置,擺動感覺消失的異常感,容易感覺重心不穩與無法感覺肢體、軀幹的正確位置,在生活上亦無法辨別手上物品形狀與質感。這些感覺神經的變化,因每位患者病情和腦幹受損迴異,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症狀。至於肢體感覺神經的失能,即使日後復健,也無法恢復到發病前完全良好的狀態,另外輕到重度的患側麻刺感,也是常見不易歸類的症狀之一。


二、半身癱瘓

最常見的一種腦中風症狀,嚴重時會陷入昏迷、四肢無法動彈的狀態。患者逐漸恢復意識後,會有單側肢體無法使喚或手腳無力的情況。腦中風初期發作時,若只有手腳無力,力量較差的現象,日後復健效果較好,可達到完全恢復程度,稱為「半側身完全麻痺」,此類患者屬於嚴重肢體失能,即使復健,日後扔會造成肢體殘障,對生活自理能力影響極大。


因血管阻塞部位大小區塊不同,腦中風所以引起的肢體失能情況,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若是較小血管的阻塞,因短時間被血流沖走或溶掉,肢體失能得以靠日後復健完全恢復;至於較大血管的阻塞則恢復較慢,復原過程需循序漸進,切莫心急。


三、語言能力喪失

由於腦中風會造成患者神經中樞受損,除了肢體失能,也常喪失語言功能。依受損部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差異,外在症狀大多為發音不清楚,無法順暢表達,或出現失語症。後者還可分為以下四種:

傳導性失語症:患者聽覺理解完好,說話平順流暢,但會語無倫次,複誦能力也嚴重低落,但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且會試圖改正,但改正時會面臨嚴重困難。
表達性失語症:患者有說話能力,亦可聽懂外界語言,但無法完整表達一句話,只能說出部分詞彙。
命名性失語症:患者有說話能力,也知道物品名稱,但無法說出來。
感受性失語症:患者有說話能力,但無法聽懂外界語言,並會不斷重複話語。
四、顏面神經障礙

此項是腦中風患者常出現的症狀之一,主要是第七對顏面神經麻痺,症狀為開口笑時嘴角歪斜,口水容易流出,飲水喝湯時也會從嘴角流出來。若因喉部為相關神經受損,患者喝水不但容易嗆到,嚴重甚至連吞嚥食物和發生也都有困難。一般中風患者的顏面神經麻痺大多是中樞性的,因此損傷較輕,可逐漸自行恢復,若擴及到第八對顱神經損傷時,還會伴隨頭暈、嘔吐或聽力障礙等症狀。


五、視覺神經障礙

腦中風患者較常發生的視覺障礙為半側是也缺乏,亦即有半邊的是也無法清楚看到,影響所會使患者行走時常常撞到。其他視覺障礙表現包括:複視、數層影像重疊、模糊不清、眼球無法運動自如,以及眼球歪斜、偏向等。阻塞部位如果不幸位於基底動脈的頂端,甚至還有失明的風險。


六、不自主肢體震氈

常見到腦中風患者會出現不自主動作,例如:一側手腳震氈無法停止,此非患者所能控制的動作,是因為腦血管阻塞部位接近視丘的穿通血管分支。如果腦血管阻塞部位是在小腦分支上,患者外在症狀則為上肢運動不協調、下肢步態不穩,會影響行走。


七、智能缺損

腦中風缺氧會讓大腦細胞死亡,使患者大腦功能退化,導致行動、思考退化遲緩,並產生情緒起伏部定的症狀;更嚴重者,智力還會退化如幼兒,大小便完全無法自理,需仰賴家人照護。


八、精神憂鬱

腦中風影響身體功能極大,輕則肢體失能,重則半身不遂、癱瘓在床,不但喪失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需仰賴他人,加上中風後的復健之路相當漫長且辛苦,往往造成患者精神與心理上巨大的衝擊。根據統計,約有30~40%的中風患者容易出現憂鬱症傾向,甚至萌生自殺念投。此類患者大多為中壯年族群,難以接受自身變成腦中風病患。因為無法接受中風是時,拒絕復健,或無法忍受復健辛苦而選擇放棄,反而影響日後復原情況。



腦部組織掌控人體許多基本功能,包括:外在神經功能與內在行為語言能力。因此,一旦發生腦血管病變,將會對人體造成全面性的影響,這也是腦中風可怕之處。如何確實預防腦中風,已是現代人不可忽視的重要健康課題。


從門診為數龐大的病患身上,我見識到腦中鋒對個體和家庭巨大的摧毀力量,所以我要苦口婆心勸導讀者,腦中風症狀絕對比你想像的還要讓人痛不欲生,更是對家人體力與精神上的折磨。為了自己和家人,甚至國家和社會,一定要好好保養、愛護自己的身體,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是人生最大的資產。



3,66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